
实际上,看上去很美的刚性兑付偏离了资管产品“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质,抬高无风险收益率水平,干扰资金价格,不仅影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弱化了市场纪律,导致一些投资者冒险投机,金融机构不尽职尽责,道德风险较为严重。此次资管新规针对刚性兑付作出了一系列细化安排。
展望4月下旬往后的二季度债市,总体偏乐观。其一,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今年的主基调是“严监管、宽货币”。此前央行难以直接控制金融机构的信用扩张,只能通过收紧货币来收紧信贷,但今年金融监管体系发生变化,政府部委调整,银保监和证监会与央行的协同性会更强,对资本的管控更加有效,从而对资金的约束放松,货币市场流动性保持适度稳定。4月17日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覆盖大部分银行),估计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鉴于准备金成本远低于MLF、无期限限制、不需要抵押品,明确了较以往更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二,融资需求出现回落迹象,企业融资需求显著回落,居民杠杆也开始在政策约束下有所回落。同时M2没有更明显的下滑,实体融资供需情况向有利于债券市场的方向演化。其三,经济基本面预期有所弱化。抛开春节等短期扰动因素,开年以来,宏观经济运行仍平稳,但目前投资回升主要靠地产拉动,地产在政策约束下,销量和价格有向下演化迹象,预计房地产投资走弱;进出口在中美贸易争端影响下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走弱的概率更大。通胀目前预计已达今年高点。虽然二季度债券供给量预计明显回升、银行的负债端压力仍然较大等因素可能对市场有所扰动,但总体来看债券市场在短期内依然存在机会。
责任编辑:陈合群11月27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开启了她的全国游说之旅,为其受到广泛批评的脱欧协议在英国议会表决之前争取支持。在上周日的欧盟特别峰会上,欧盟27国在峰会上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了英国脱欧协议草案以及关于英欧未来关系框架的政治宣言,为长达18个多月的脱欧谈判打下了句点。尽管协议在欧盟峰会上过关,但要得到双方立法机构最终批准绝非易事,欧洲议会没什么问题,但英国议会却是难上加难。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对此毫不讳言,但也对英国表现出“温情脉脉”的一面,“不管最终结局如何,欧英始终是朋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则是“刚柔并济”,他既表达了对英国脱欧的难舍难分,“英国脱欧就是个悲剧”,同时也对英国议会提出警告,“这是可能达成的最好协议,也是唯一协议。欧盟绝不会更改在脱欧问题上的根本立场。我相信英国议会是个聪明的议会,不会不批准协议”。
所以我们也会发现未来的世界里,未来的管理里面,领导者他不再是一个监管的角色了,监管可以让机器来做。而领导者应该是要能够帮忙、能够赋能,能够有极高的慈悲心,能够帮助他周围的员工,每一个都能够升级、每一个都能够做得更好,只有这样的领导才会在未来受到大家的欢迎。
近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正式发布,人们普遍关心:未来的理财产品市场将会有何变化?刚性兑付打破、保本保收益成为历史,居民该如何理财?合格投资者的标准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为何打破刚性兑付?
行业前景广阔招股说明书显示,根据YoleDevelopment的统计与预测,2017年全球MEMS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117.90亿美元,预计2023年市场空间将达到309.78亿美元,2018年-2023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17.5%,销量增长率达到26.7%。